第一一五四章 兴兵-《代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  所以,即便曾经有过冲突,数次大规模的作战,造成了不小的伤亡。双方还是保持了克制,以协议和谈的方式暂时搁置了纷争,保持了背靠背的和平共处。

      但李徽心里明白,自己攫取了北徐州和青州四郡之地,是带有乘人之危的胁迫性质的。慕容垂是何等样人?这口气他如何能够咽的下去?他只是足够隐忍,能屈能伸罢了。就像他当年委身于苻坚之下,忍受氐人的冷嘲热讽和诋毁,选择隐忍度日一样,只是不得不为之。而一旦时机成熟,他会毫不犹豫的行动。

      当年苻坚淮南之败后,慕容垂立刻回到关东起兵,便是明证。

      眼下也是如此,他感觉到了时机的到来,对徐州开战也会毫不犹豫。

      而且,从他派高湖前来提出的这几个条件来看,慕容垂决心已下。他自然明白自己不会答应他的条件。将青州和北徐州之地归还给他们,以淮河为界共处,这个条件像极了当初苻坚准备南下的时候提出的条件。当初苻坚为了找理由南下,便向大晋提出了割让江北之地划江而治的条件。那其实便是狮子大开口,以对方拒绝为理由出兵的一种手段。苻坚这么做了,慕容垂也这么做了。

      所以,李徽的判断是,慕容垂其实已经做好了进攻的准备。绝不能忽视慕容垂的野心。而对徐州而言,数年没有大规模动兵戈,闷着头发展自己,也应该要有所动作了。

      从战略意义上而言,强大的燕国不符合徐州的利益。必须削弱燕国的力量,或者起码要对燕国再一次的进行震慑,才能让慕容垂打消对徐州的觊觎,或者起码暂时打消他们的念头。否则,将来大晋发生任何剧变,东府军都必须要时刻分心两头。一面要应付大晋的局面,一面要防备燕国的进攻,到那时,其实情形更糟糕。

      李徽给出的结论是,慕容垂定会发动进攻。而己方要坚定作战的决心,不可犹豫。与其将来捉襟见肘,不如此刻削弱燕国。趁着司马道子和桓玄对峙的时机,可以不必担心南方的掣肘,全力同燕国一战。不求灭了燕国,只求削弱燕国的力量,给于他们迎头痛击。将慕容垂打老实了,在战略上才会更加的主动。

      李徽的分析得到了众人的赞同,也解释了一些疑惑。上下人等统一了认识之后,李徽旋即召开了东府军高级将领的动员会议,告知燕国很可能进攻的消息。

      谁知得知这个消息后,东府军众将领欢声雷动,欣喜若狂。好几年没有打仗了,他们早已急不可耐。听说燕国要攻徐州,个个摩拳擦掌,跃跃欲试。

      李徽传达命令,首先派人前往北方卫戍区通知周澈,通报燕国来使,威胁进攻之事。命他放下手头所有其他事务,调集兵马,做好侦查,做好迎战的准备。于此同时,李徽下达了调集淮阴卫戍区兵马北上的命令。

      此番李徽准备动用两大卫戍区的十万兵马应对此次燕国可能得进攻,自己也将亲自率军出征。

      为了保证南方的安全,李荣的南方卫戍区五万兵马将按兵不动。李荣得知消息,专门从广陵赶回淮阴请战。要求率军出征。李徽对他做了一番解释,告诉他一旦同燕军开战,南方的防御至关重要,以防万一有人铤而走险,配合燕国的进攻。李荣虽然不太高兴,这种大战自己每份参与,自然不太开心。但是他也明白南徐州的安全至关重要。

      李徽也同意了李荣调集三万兵马进驻彭城,随时北上的请求。如果战事不顺利的话,那么李荣的兵马可以随时参战。且彭城战略位置重要,也要防备燕国南下进攻。

      数日时间,淮阴上下异常忙碌,战前的准备工作是极为繁琐的。大军调动,需要大量的工作要做。整个淮阴的气氛也变得极为紧张。
    第(2/3)页